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曹茜茜
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,格外关心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。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,表现出的韧性、耐心、定力,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”“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,更要在心里传承好”“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”……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,深刻揭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、历史与现实价值,为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多维度的发力点。
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。1948年底,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,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。如今,《八仙过海》《百鸟朝凤》《精卫填海》等依据中国神话故事全新演绎的文艺作品热播海内外,进一步激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望与热爱。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涤荡心灵尘埃、净化思想灵魂的宝贵力量,每每赋予危急时刻的人们以勇气,赋予犹疑关头的人们以坚定,也提醒人们春风得意之时不忘理性。正因为如此,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时,才会发出“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”的由衷感叹。
人文与经济从来都是共荣共生。从文旅融合到文创经济,从历史文物“活起来”到时尚潮流走向“复古”,“富民厚生”的思想观念贯穿于文化经济发展的始终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,“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”。无论是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,还是培育线上演播、数字艺术等新业态新模式,其实质都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、融合发展,比如东安县80后农村妹子易少玲将传统宫灯卖到国外,如今她运营的网上店铺月成交达到6万笔。前赴后继的文化践履,让历史学家汤因比预言的“人类的未来在东方,中华文明会成为世界的引领”逐步变为现实。
在江苏考察期间,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“传统与现代结合”的重大时代课题,并指出这“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”。让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、长盛不衰的关键,就是要用面向未来的眼光去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在第十九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,高清屏幕+全息技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到湖湘之美。在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,虚拟数字人、元宇宙、XR棚虚拟拍摄等“文化+科技”项目,正在释放出传统文化的当代魅力。为传统文化披上数字霓裳,让国潮元素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,将是传统文化“由历史走向未来”的必由路径。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犹如一条长河。向内求索找源头,向外兼容寻流向,与未来的发展风向同频舞动,才能川流不息、奔腾向前。
责编:谭力彰
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
-
东山学校“校友回湘”暨建校1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
-
共叙情谊 共谋发展!东山学校“校友回湘”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
-
“东山大讲堂” 第八期开讲 聚焦国家海洋安全形势
-
郭勇督查中秋国庆假期重点工作:以扎实工作成效守护群众平安
-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在东山学校作专题讲座
-
校庆添彩!国防科大思政教育一体化基地落户东山学校
-
翰墨贺华诞!王松灵院士创作楹联正式揭牌
-
赵新文视频调度全市中秋国庆假期值班工作情况